承先啟後──有關1940~1970年代香港中式服裝的故事

  1. 作者 :
  2. 游淑芬 撰、馮桂芳 編
  3. 出版社 :
  4. 紅出版
  5. 提取碼 :
  6. 696493
  7. 分類 :
  8. 歷史

免費

下載

港人服裝近百年演變過程是怎樣的?
透過十個人物的專訪,重組上世紀香港中式服裝文化與工藝的原本圖貌。

服裝必須經過將布帛剪裁、縫合才能成衣,製作工藝對服飾文化的影響至為重要。『香港中式服裝製作技藝』已於2014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,其中長衫及褂裙復於2018更列入代表作名錄內,正好確立此項傳統手工藝於本土文化的重要性。

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式服裝昌盛的黃金歲月,回顧昔日大部份港人都是穿手造中式服裝。

過去百年港人服裝究竟有怎樣的變遷?有關款式尚可在舊相片或粵語片中尋找到蹤影,但中裝文化及工藝的歷史紀錄就難找到有系統的記載。

感謝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,資助以1940至1970年間香港中式服裝為主題的口述歷史項目,透過文字和相片,將過去的服裝歲月印記及社會風貌重現讀者眼前。

本書特色
此次口述歷史共十位與中裝有密切關係的人仕參與,雖然人數不多,仍足具代表性:四位裁縫中,粤籍及江浙籍分佔二位;曾經以中式服裝作日常服的人士男女各三位;如果以出生地區分則廣東及江浙各有四人,而香港出生的有兩人,所有受訪人士居港都超過六十年或以上。
整個口述歷史的訪問以錄影及錄音進行,資料整理為九篇文章,傍附的二維碼提供錄影或錄音資訊,以傳精髓。
另外再把一些難以遺忘的片段輯成「倒後鏡」,讓讀者一同回味昔日有關中式服裝和香港社會點滴。

作者簡介:
受訪者簡介裁縫師
殷家萬先生 (1937 ~ )
祖籍江蘇省揚中市,三代都是裁縫,1951年由伯父帶至香港當學徒,從業裁縫六十多年。在上世紀60年代為邵氏公司縫製多齣電影服裝,包括:《星星月亮太陽》、《吉祥賭坊》等,並曾為井莉、何莉莉、蔡瀾、岳華等縫製日常便服,亦為香港無線電視台香港小姐、劇集:《鹿頂記》、《鳳舞香羅》與及舞台劇《杜老誌》等製作中式服裝。

梁朗光先生 (1933 ~ )
祖籍南海西樵,五十年代入行, 縫製女西服出身,後來擴展至女長衫。曾以其精湛手藝為電影《花樣年華》、《2046》及《諜海風雲》女主角製作長衫數十套,名揚業界。

馮世和先生(1943 - 2017 )
出生於江蘇靖江縣,年十三歲 (1956)離鄉到港拜師學藝,幫師半年後便在尖沙咀創業,客人包括李麗華、樂蒂、林黛等,高峰時曾聘用十六位師傅,亦曾收徒弟多名。越戰結束後轉入製衣辦房工作,以中式裁縫的經驗揉合西式裁剪技巧開創另一番事業。馮師傅當年曾出版裁剪書籍十多本及開班教學,踏入耆耄之齡仍熱忱於傳藝工作。

簡漢榮先生 (1946 ~ )
美華時裝第三代東主,自小就跟隨父輩在店鋪內同各式布料及裁縫師傅打交道,耳濡目染,培養出對裁縫行業的濃厚興趣,其中對旗袍更是情有獨鍾,十多歲入行學造服裝至今,敬業樂業四十多年。

以中式服裝作日常服的人士
費明儀女士(1931~2017)
童年及少女時代在上海、北京等地度過。她從小開始穿著旗袍,一直至今。訪問中她詳細憶述了童年時家人和當時社會穿著的習慣、服裝流行的款式及裁縫師傅的工作狀況。一九四九年她與家人移居香港,訪談中提到了五、六十年香港衣著文化的變遷。費老師認為旗袍是代表中國人身分的服裝,西方人亦十分欣賞旗袍,她希望年青人要好好珍惜,要多穿著。

雪妮女士(1946~ )
六十年代出色的粵語武俠片明星,出生於湖北,約兩歲來港,她從婆婆處開始認識長衫,自己十五、六歲出來工作時都穿著長衫,從她口中讀者可以認識六十年代女星穿衣之道。

唐佳先生 (1937 ~ )
著名武術指導及導演,本身喜愛穿著黑膠綢或大成藍造的唐裝衫,他憶記當年他還是粵劇名伶陳錦棠的徒弟時,陳師傅穿著的中裝很講究,曾以貂皮、蘿蔔絲(羊仔毛)製成長袍,到他自立時也替自己做了一件同樣的長袍。

陳國源先生(1933 ~ )
年輕時學戲(粵劇)出身,後來在戲服及頭飾製作方面做出成就。陳師傅縷述五、六十年代香港人的穿衣習慣,唐裝的質料、款式、不同場合的穿衣禮儀及戲行佬倌/名伶的穿衣習慣等。

趙麥惠琼女士 (1925 ~ )
於香港出生,祖籍廣東虎門。年屆九十的她針黹手藝了得,一直為家人做衫。結合先天的敏銳觸覺及民間智慧,靠自身觀察和一雙巧手,十來歲便懂得做衫,累積多年經驗,建立別具一格的「功夫」。

陳如東先生(1929 - )
東叔於1979年已在深水埗欽州街小販市場售賣布料,年過80仍堅持守崗位。東叔在家鄉順德從事養蠶繅絲,50年代到港定居,轉為疋頭行營業員,公司賣布料予顧客及承造男女唐裝,對中裝造工及款式相當稔熟。
  • ISBN:
  • 9789887885306
  • 出版日期 :
  • 2020-08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