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佔領運動、通識科爭議以至社會階梯凝滯都跟青年息息相關,香港浸會大學青年研究實踐中心《攸關青春:青年工作的論述與對話》剖析青年心態,以及社會結構對他們的影響,為當前香港的爭議提供註腳與答案。...[更多]
這個社會注定弱肉強食。 面對直衝而來的挑釁,冷不防被殺個措手不及; 遊戲新手容易迷失方向,要努力掙扎,力爭上游?委曲求全,任勞任怨? 還是放低身段,由零出發? 你,有一切歸零的決...[更多]
職場,沒有血腥、沒有暴力,但卻是權力割據、爾虞我詐的激鬥場所,勢力高分低下若隱若現。 職場素人從選職面試到交際上位泊靠山,從踏入這個名為「職場」的地圖開始,就得不顧一切豁出去,盡情投入這場...[更多]
教育理應關顧不同能力的學生,不要放棄有「特殊學習需要」的一群。偏偏我們的學校,只接受四正而規矩,把三尖八角的,打造成方方圓圓。潛移默化,我們的社會,也只愛倒模,不接納不同。 融合教育原...[更多]
最愛打牌小師奶,搖身一變成萬能義工領袖? 以熱誠和感染力,令坐在輪椅上的智障人士隨著音樂起動? 用雙手打開失明人士的眼睛,讓他們看見世界的姿彩? 為獨居長者和露宿老人送上人生旅程終結時...[更多]
二零一三年七月十四日,林慧思老師眼見警方在法輪功被青年關愛協會欺壓時袖手旁觀、帶政治偏見執法,她不平則鳴,期間說了一句粗話,從此引發牽然大波。有人狠批她是教育界敗類,有人力挺她仗義執言,實為...[更多]
梁永泰博士唸物理化學,在港大的日子參與學生運動,在釣魚台爭議上參與過抗議的港大荷花池大會。後往美國唸神學、傳理及電影,最後是唸「媒體的社會影響」研究。雖然在香港土生土長,加拿大好像是他的第二...[更多]